今天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根据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成人85%以上患有牙周疾病。口腔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达到66%,65-74岁的老年人高达98.4%。治疗的比例也不容乐观,得了龋齿没有去治疗的5岁儿童为97%,中老年人当中的78.9%-91.7%得了龋齿也没有进行治疗。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31.4%的人每天只刷一次牙;91%的人没有定期洗牙;86.4%的人做不到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专家称,人们对口腔健康的意识还不够强,很多人认为牙齿这么多,掉一颗也无所谓;还有的家长认为乳牙总是要掉的,就是坏了治不治也没关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专家称,口腔是呼吸道、消化道的入口,因此口腔的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研究发现,口腔疾病实际上和身体其它器官疾病也有关联性。例如,牙齿咀嚼功能差,会影响供血,大脑缺血,最终导致或加重老年痴呆;孕妇有牙周病可能会出现低体重儿、早产儿;牙周病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问题。
发生牙周炎时,牙面及牙周袋壁上存在大量细菌聚集,牙周袋壁上皮变薄及表面结构完整性受损,形成糜烂溃疡面。在牙周袋内这么大的破溃面上有大量细菌堆积时,日常咀嚼活动可使细菌及毒性产物进入血循环中,增加全身病的患病风险。
【常见的口腔护理三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的乳牙不重要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乳牙还会换恒牙,所以乳牙不重要,可以不用进行治疗。专家认为,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齿,它会影响到继生恒牙的生长情况。
误区二:重视龋齿,忽视牙周病
很多人认为保护牙齿,就是预防蛀牙。专家称,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牙齿丧失的首要原因,也是危害人类口腔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引起牙周病的主要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牙周组织发炎,破坏牙周纤维,牙齿松动甚至自行脱落。
误区三:洗牙会使牙齿松动
有些人认为洗牙会使牙缝越来越大,造成牙齿松动。专家称,如果不定期清洗牙齿,牙结石、牙菌斑、软垢、植物残屑就堆积在牙缝和银钩里面,清洗以后,人们暂时会出现牙缝扩大的感觉,实际上对牙齿没有任何伤害,只是去除了致病因素,有利于牙齿的健康维护。
【四类食物有益于牙齿健康】
一、高钙食物: 牛奶和乳制品
牛奶和乳制品中含有大量的钙,钙能抑制细菌产酸,并能防止牙齿的钙磷化合物溶解。此外牛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和酶等能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
二、高氟食物:鱼、虾、海带、矿泉水
氟能与牙质中的钙磷化合物形成不易溶解的氟磷灰石,从而防止细菌所产生的酸对牙质的侵蚀,具有抗酸防蛀的效果。
三、高磷食物:米、豆制品
磷酸盐可形成缓冲系统,防止口腔过度酸化。
四、高粗纤维食物:芹菜、洋葱、梨、苹果等
新鲜的果蔬含有大量粗纤维,我们咀嚼时,也在给牙齿做清洁,它能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在咀嚼时还会分泌大量唾液,对牙齿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