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项目资讯 > 口腔保健 >

智齿,拔还是不拔?

智慧的牙齿爱磨人

智齿,wisdom tooth,可能是译自拉丁语:dens sapientiae,中文意思是「牙齿的智慧王座」,因为智齿一般是 17 - 25 岁左右萌出,远远晚于其它牙齿,到了那个年纪大家普遍认为你应该比孩子有「智慧」一点了,所以叫它智齿。国内俗称「立事牙」,也是同样的原因。智齿学名「第三磨牙」,一般来讲每人嘴里 0 至 4 颗不等。如果把嘴里的牙齿按照上下左右分成四个象限,智齿是从中缝向两侧数的第八颗,位于牙列的最末端。

一提到智齿,会勾起很多人的痛苦回忆:脸肿的像含了个鸡蛋、嘴也张不开、吃不下睡不香。这些都是典型的智齿冠周炎的症状,就是智齿周围感染了。为什么别的牙就不会这么折磨人呢?人多房子小,开车找车位,是困扰都市人的两大难题,智齿也是一样。因为智齿来得太晚,嘴里的地方已经都被占满了,它往往长不正,由此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接下来我就简单跟大家谈谈智齿可能带来的一些危害。

害人害己的智齿发炎

先谈智齿自身的问题。不管长得正或不正的智齿,由于它身处口腔最深处,临近喉咙,给它的日常清洁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刷不净,甚至根本刷不到。所以智齿很容易得龋齿,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坏。

另外由于智齿地处腮帮子和牙床的交界处,很多时候周围已经不是坚韧的牙龈组织 ,而是松软的粘膜组织,抵抗力低下,非常容易发生牙周炎。而不管是龋齿还是牙周炎,都是细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会有源源不断的致病菌从智齿向口腔内其它牙齿播散,其中受累最重的就是挨着的第二磨牙。

再说智齿对周边的影响。刚才提到了智齿冠周炎,这个问题往往发生在智齿无法完全萌出时,露出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还被牙床覆盖着,形成了一个盲袋,好进不好出。这个时候,一旦智齿和牙床之间的缝隙内进去了食物残渣或者来了什么厉害的细菌,就会造成局部的感染。尤其容易在抵抗力相对低下时、加班顾不上刷牙时、学习忙碌压力大时等关键时刻 反复发作,非常耽误事。

再有就是智齿在生长过程中会给其它牙齿很大的力量,造成相邻的第二磨牙牙根吸收,并且可能导致下前牙排列拥挤,因为这个说法还未得到学界的一致意见。

刚才讲的是智齿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因此美国每年要花费超过 30 亿美元拔掉 1000 万颗智齿。不过总会有人说:「你说的那些我不清楚,不过我的智齿不疼不痒,是不是没事?还用拔吗?」

拔还是不拔,这是个问题

一般来讲,智齿按照其萌出情况,可以分为三种:完全萌出的、部分萌出的和完全埋伏的。

1. 完全萌出

如果说你的颌骨空间充足,智齿得以彻底的萌出,方向非常周正,而且你的日常口腔维护是专业选手级别的,智齿无龋无洞无牙周炎症,碰巧它对面的上智齿也长得很好,俩颗牙形成了很好的咬合关系,不咬腮、不塞牙,那么这一对智齿就是名符其实的第三磨牙了,完全可以留在嘴里行使咀嚼的功能。不过这种情况在门诊工作中非常的少见,百里无一。

如果说上述的条件中,有任何一条是不具备的,那么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都要考虑是否要把智齿拔掉了。

2. 部分萌出

第二种情况最为常见,智齿长着长着地方不够了,被前边的牙卡住了,露出了一半在嘴里,还有一半埋在肉里。这种智齿,既没有功能,又是明确的健康隐患,迟早要肿要疼要影响旁边的牙。所以一旦发现,建议拔除。

3. 完全埋伏

第三种情况最为纠结,往往患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颗智齿,都是治其它的牙时拍 x 光片发现的。一颗智齿以各种各样的姿态卧在牙槽骨里,与外界没有联通。这种牙拔除的收益在于预防了很多风险,但同时拔除这种智齿术中术后还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比如肿、疼、干槽症、神经麻痹等等,让大夫和患者都比较纠结。

所以专业口腔医生的建议是,如果发现长智齿了,那就要让牙医来检查一下,是不是什么问题都没有,如果确实都没有,那么不用拔;而大多数情况下可能是有问题的,最好还是拔掉。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年轻的女性朋友们,要不然怀孕的时候要是闹智齿可是让人非常头疼。如果智齿没长出来,埋在骨头里,你可以选择拔掉,也可以定期观察。